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https://www.ihp.sinica.edu.tw/
本所成立於1928年。是年初,大學院中央研究院籌備委員傅斯年向大學院院長蔡元培建議設置歷史語言研究所。3月,本院於廣州中山大學籌設歷史語言研究所,聘傅斯年、顧頡剛、楊振聲三人為常務籌備員。7月,正式成立,由傅斯年代行所長職務。10月22日遷入廣州柏園,始有獨立所址,後經議定,以此日為本所所慶紀念日。 初在廣州,分設史料、漢語、文籍考訂、民間文藝、漢字、考古、人類學及民物學、敦煌材料研究等八組。1929年遷北平,將原設八組歸併為三個學術組,一為歷史學組,從事史學及文籍考訂;二為語言學組,從事語言學及民間藝文;三為考古學組,從事考古學、人類學及民物學,並分別聘請陳寅恪、趙元任、李濟為一、二、三組主任。九一八事變(1931)後由北平遷上海。1934年,本院在南京之建築陸續竣工,本所亦由上海遷至南京。同年5月增設人類學組。 中日戰爭期間,本所先遷湖南長沙,繼遷雲南昆明,最後定居於四川南溪縣李莊之板栗坳。1946年遷回南京,繼續推動各項研究工作,並接收北平東方文化研究所及近代科學圖書館圖書,成立「北平圖書史料整理處」。1948年冬,時局突變,本所在傅斯年所長主持下,將人員、圖書、標本、文物等由南京遷臺,設臨時所址於桃園縣楊梅鎮。1954年春,隨本院定居南港現址。
抖币优惠充值,最低8折